首 页  |  部门介绍  |  新闻动态  |  政策法规  |  理论学习  |  人物风采  |  通知公告  |  统战知识  |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 页>>统战知识>>正文

 

 

【民族工作(43)】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2025年08月26日  党委统战部   (点击: )

第十二章 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干部工作、人才工作本质上都是用人问题。我们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情况那么复杂困难,党派去的干部也不多,有的一个县十几个人,之所以能迅速打开局面,就在于我们有正确的政策,有忠实贯彻执行这些政策的干部。各族群众从干部身上看到了前途、看到了希望,下决心跟党走。今天,办好民族地区的事、做好民族工作,同样要靠好干部。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

要完善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的政策机制和长远规划。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信任、委以重任。拓宽来源渠道,做好公务员招录、选调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工作,优化少数民族干部人才结构,对艰苦边远民族地区、紧需紧缺专业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加大民族地区与中央和国家机关、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间干部交流力度,推动企事业单位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和党政机关干部交流。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基层一线、困难艰苦地方磨炼,对有发展潜力、需要递进培养的抓紧放到关键岗位历练。在地方领导班子换届中,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注意选拔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人选必须具备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做好选派西部地区和其他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工作,适当增加优秀少数民族干部选派数量。重视培养使用长期扎根边疆工作的汉族干部,注意培养使用人口较少民族干部。

民族地区地广人稀,条件差,任务重,各族干部付出的辛苦和汗水很多。要更加重视、关心和爱护在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一线干部,对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把宝贵年华奉献给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各族干部要给予特别关心,探索更为灵活的干部政策,在工资待遇上建立差别化的岗位补贴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落实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正常调整机制,提高艰苦边远地区的津贴标准,改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

无论是少数民族干部还是汉族干部,都是党和国家的干部,都要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以造福各族人民为念,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支持,齐心协力做好工作。要讲大局、讲团结、讲责任。在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要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在民族地区当干部,少数民族干部要会讲汉语,汉族干部也要争取会讲少数民族语言。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要支持民族地区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吸引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继续做好“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博士服务团以及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订单式”培养等工作。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要发挥用人主体的积极作用,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完善人才管理制度,积极为人才松绑。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破除“思唯”,为“帽子热”降温。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利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骛专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

关闭窗口
 

攀枝花学院党委统战部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机场路10号
登录管理 电话:08123303873 邮编:617000